top of page
2016-07-19 06.19.26 1.jpg

離家找歸途

每個創作,每次觀看,都是一次出走。

  • Facebook

如何挑選合適的譯者

翻譯百百種,網路上搜尋得到的翻譯服務又多得讓人眼花撩亂,合適的譯者要怎麼找呢?尋找藝術譯者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熟練的譯者可以將讀者的注意力完整移轉到創作本身,既不讓文字成為接近作品的阻礙,也不搶奪該屬於原文與作品的注意力;換句話說:有的時候譯者的存在感愈低,表示翻譯的技術愈好。


譯者的好壞評判標準,以及是否合作得來因人而異,甚至需要實際合作過才會知道,但還是有一些指標,可以在事前幫助有翻譯需求的人離自己心中的適任譯者更近一步。




專業背景


要是對翻譯專業有些涉獵就會知道,傑出的語文能力只是一名譯者的基本條件,還要搭配專業的領域。很多譯者的興趣廣泛,但興趣畢竟跟專業不同。記得以前讀音樂班時老師曾說過,一場獨奏會如果曲目五花八門、涵蓋各種曲風與樂派,不代表演出者不好,但很可能不會太傑出。另一種模式則是把心力投注於某一個特定主題或領域,就像馬友友的巴赫無伴奏那樣專精。多年後的我更能夠體會當年老師所說的,也更加相信這個標準。雖說很多訊息臨時要查都查得到,但要「專」才可能「精」。如果翻譯的案件類別過廣,專一領域的經驗就很可能不會太多。



相關經驗


至於要多專業才叫夠專業呢?這時譯者的作品集就非常重要。尤其藝術類的文字常常必須處理意境、氛圍、理念等較為抽象的概念,通常都沒有絕對的翻譯,找到對於藝術翻譯案件有經驗的譯者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接洽潛在合作譯者時,建議可以主動詢問是否可以提供2-3篇相關的作品範例當作參考。除了實際的作品以外,也可以看看譯者在翻譯以外的專業,例如有平面設計能力的譯者可能會對於文字最後的排版需求有較高的敏銳度,或者對於策展有認識的譯者可能對於展覽的理念會有更精準的掌握等。



了解執行模式(是否拆件?)


我想先說,其實拆件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除非是獨立工作的譯者,否則稍有規模的翻譯公司都會有自己的分工模式。重點是分工的模式什麼?花了這麼多時間認識的譯者到底會不會親自執行案件?進一步認識譯者的能力之後,記得確定案件是否由譯者本人執行,或者至少由該位譯者進行最後統籌與品質控管。很多人不喜歡找大翻譯社,就是因為很多翻譯社為了快速交件,會將案件拆給不同的譯者執行,要是最後的統籌工作做得不夠細緻,常常會造成一篇文章讀起來不夠連貫,甚至用詞或文風不統一的情形;這種情況下所產出的譯作,往往只能做到語言上的轉換,而沒有辦法具有一篇文章該有的順暢與融貫。



譯者風格


除了透過作品集參考譯者的譯作品質,也可以想想譯者有什麼特色?有的譯者善用平易近人的詞彙表達深刻的思想,有的用字特別精準,能夠把複雜的概念轉譯為簡潔的語句,有的則能夠保留語言的美感。這部分沒有客觀的評斷標準,單純是個人偏好。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譯者,但絕對有能夠勝任案件性質的最佳譯者。獻給所有大海撈針的翻譯需求者,以及勤奮努力的敬業譯者們。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