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6-07-19 06.19.26 1.jpg

離家找歸途

每個創作,每次觀看,都是一次出走。

  • Facebook

房間裡的大象:機器翻譯

最近蘋果的iOS 14推出新的翻譯軟體,令人啼笑皆非的譯法引起網民一陣熱議。對譯者而言,機器翻譯的議題長久以來都像房間裡的大象,往往頂多戲謔式地嘲諷機器翻譯的品質有多麽粗陋,或者批評翻譯錯誤多麽低級可笑。但是工具的進步以及時代的演變不是訕笑可以阻擋的,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翻譯這歷史悠久的職業,是不是很快就會被取代呢?





機器翻譯有一天真的可能超越人工翻譯嗎?


儘管缺漏百出,短期而言,在智慧型手機以及網路普及的時代,人們面對不熟悉的外語時拿起手機就能夠查詢翻譯,即使有失精準,大多數的時候東湊西湊、加入一點想像力再搭上事件背景,往往還是有辦法達成理解片段式外語的需求。長期而言,只要機器的資料庫夠大,假以時日,機器翻譯能夠愈趨準確地傳達語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就目前所知,機器完勝人類的許多面向,光是鐵錚錚的體力以及記憶力就足以完勝人類。事實上,現在許多譯者已經在工作中使用科技取代重複性的勞務。例如,字彙庫的應用能夠有效整理不同客戶在用字上的偏好,或者特定用語的整理,確實在保證連貫性以及統一上幫了不少忙。所以,只要科技持續日新月異,機器翻譯對於譯者的幫助必會愈來愈大,層面也會愈來愈廣,有些方面甚至可能做得比人工翻譯更好。


那人工翻譯還有什麼價值?


要挖掘、爬梳人工翻譯有什麼價值,首先就不能一味批評取笑機器翻譯當今不合時宜的產出。反之,我們更應平心靜氣,好好理解機器翻譯運作的特性,以及當今社會對於翻譯的各種需求與演變。比方說,既然機器翻譯(比較)不會累、記憶力極佳,那麼對某些追求表達精準、憑據明確、定義清晰的領域而言,或許真的更為合適。而有一些行業或許不要求固定的對應用字,反而期望相似詞彙間細微變化與差異帶來的情感效應,這或許就是機器翻譯無法超越的;我認為文學、藝術就屬這一類。人文藝術領域的創作者不僅是語言的使用者,往往也是語言的催化者、創作者、反思者,這時若在翻譯上墨守成規,就可惜了藝術家的創造力。這是一種思考方式。 蔡明亮導演多次在訪談提及,他所追求的是電影可以不是工業,而是一種精緻的「手工業」。若能依循一樣的心態,另一種思考方式為:在科技發達的時代裡,我們有沒有可能在行業中注入更多「入性」?舉例而言,一樣是馬克杯,一般賣場的馬克杯就能夠滿足日常的需求,價格低廉、取得方便,不怕摔壞了替補起來不方便,而手工的陶瓷杯獨一無二,展現了創作者的工藝,又有許多精緻的細節,但價格高昂,甚至可能使用起來讓人特別放不開;兩者不一定有優劣之分,只有權衡、取捨之別。



人工翻譯與機器翻譯有沒有可能互利共生?


現今的翻譯行業已經融入了科技的使用,差別在於,究竟機器完成的成分佔了整個案件多少的執行比例,以及「自動化」與「手工業」各自的施力點在哪。從這點來看,我認為互利共生絕對是可能的。據說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Know Thyself」。要知道什麼是只有「人」才能做的事,首先必須清楚認識譯者的身份與工作內容,大方承認自己的弱點,花力氣找出自己的強項,並且設法讓科技的進步成為助力。


有什麼是再龐大的字彙庫、再超前的續航力,或者再徹底的搜尋引擎都無法做到的?我們有沒有可能讓翻譯成為手工業?什麼是只有「人」才能做的事?



「人工翻譯」何去何從的技術問題,其實也是「人」何去何從的哲學問題


當今許多專業都面臨被機械取代的危機,人們覺得科技的進步神速到超乎想像,但事實上兩百多年前工業革命發生時,人也沒料想到2000年代的人類會是這樣的過法。我滿期待機器翻譯的出現,因為它勢必會逼迫我們做出改變與優化,長期來說應該會是正向的,雖然一段混亂的成長痛一定也免不了。不過,到頭來如果種種嘗試與思考過後,翻譯這個行業確實不是非人做不可,那也沒有什麼好惋惜的,畢竟如同這篇文章一開始所說的,無論我們接受與否,時代都會改變的。到時,我們就大大方方地,不要以人的外表重複機械式的行為,設法寫出機器無法產出的譯文,坦蕩蕩當一個清清楚楚的「人」,不是也很好嗎?




註:房間裡的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個英文常用語,隱喻某件雖然明顯卻被集體視而不見、不做直接討論的事情。


Comments


bottom of page